• 主页 > 体育问答
  • 转型期社会失范行为的理论探讨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失范、越轨行为、社会转型、文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些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犯罪行为和腐败、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能源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无论其性质如何,也无论其利弊我们社会未来的发展,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失范。 ,即社会偏差。如何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失范,值得我们当下认真思考。

    1.社会学失范理论

    失范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为越轨行为。我们所说的失范,宏观上是指社会规范本身的混乱直接导致特定的个人失范或越轨行为的发生;微观层面上,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破坏或违反现有社会秩序的行为。根据越轨程度的不同,越轨行为可分为四种类型:非常规行为、违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在这四类行为中,违法行为是最严重、最高级的社会越轨行为,不为社会成员所认识。如何界定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取决于越轨行为的对象。一些越轨行为能够动摇社会道德规范,破坏社会常规制度,解构社会基础;一些越轨行为可能有助于澄清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变革。但在当代历史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结合我国的社会发展条件,这里主要讨论社会失范的负面功能。我们认为,社会偏差是社会规范是否良性发展的重要指标。现有社会规范是否符合时代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控制是指限制和抑制人们扰乱、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 “社会控制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有两种方式:一是重点纠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二是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在社会学中,社会控制作为一个专业概念,从根本上是对人的约束。“社会控制主要利用文化手段和社会手段来引导和限制个人和集体的行为,包括人与社会的互动。它最终使人们的行为与社会成员的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模式来维持社会秩序。社会控制不仅维持社会秩序,而且有助于建立新的社会规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已经现代社会控制的突出特点是法律成为重要手段,控制手段趋于完善。社会控制日益显现规范化、制度化特征。我们认为,依法治国,健全法制是加强社会控制的有力体现。

    二、涂尔干、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与我国社会转型

    社会学界关于失范理论的研究者很多,其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默顿等。最早研究失范理论的人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他认为,所谓失范,就是社会本身失去行为规范时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状态。换句话说,多重快速变化、社会规范的混乱和缺失是社会失范的表现,导致现有的社会规范无法为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引导,整个社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涂尔干指出,如果社会处于失范状态,人类的欲望和行为就会因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控制而无限膨胀,因为人们对于什么是有效、适当的规范和行为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欲望的膨胀主宰了人们的行为,使社会陷入斗争和冲突的混乱秩序中。一旦社会出现失范,不及时建立合理的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体系,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并向阻碍其进步的方向发展。

    涂尔干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一生致力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加强社会有机融合。因此,社会整合和社会有机统一是他的主要研究问题。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失范是社会转型不成熟的结果,是由机械的社会团结向有机的社会团结转变不彻底造成的。同时他指出,机械团结主要存在于不发达和古代社会,而有机团结则出现在较发达和文明的社会。涂尔干时代,他认为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社会关系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旧有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道德体系被解构,但工业社会所要求的相应社会机制、价值体系、道德秩序尚未建立。因此,社会就会处于失范状态。因此,涂尔干致力于为时代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新秩序寻找基础,努力开创社会融合的新局面。这与他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论密切相关。他认识到个人诞生于社会,社会是第一性的,个人是第二性的;整体优于部分,社会整体是集体国家的体现,不能以成员的数量来理解。总之,社会总体必须用集体状态来解释个体现象。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方式_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国情_当前社会的形式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继续深化涂尔干的失范理论。他将社会结构引入失范研究领域。默顿认为,社会异常行为与正常行为一样,是社会结构的产物。个体的具体行为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如果社会结构失控,必然会导致个体行为的偏差。他分析了社会和文化的结构,指出两个因素是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即文化所确立的目标和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的制度化规范。如果这两个因素相互偏离,可能导致社会越轨,那么社会失范状态就表现为社会规定的目标与决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规范之间的不一致。默顿所说的目标是由文化决定的目标和利益。它们对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合法的,在现行的社会规范框架内都值得存在。从默顿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他认为文化价值观是人们在其生存的社会中遵循的意识规范。文化价值观确立了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实现目标的制度化、合法化的手段。制度化手段被社会认可为实现个人文化目标的合法途径,一味强调文化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实现文化目标的手段会增加越轨的概率,因为个人无法使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实现您自己的文化目标。根据这一理论,默顿将个人适应模式划分为五种,即顺从者、创新者、形式主义者、逃避主义者和反叛者。只有顺从型才是合法的,其他模式都会出现越轨行为。他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社会结构较低层的人的越轨率较高。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实现更多的文化目标,也与他们实现文化目标的机会较少有关。因此,社会结构的变化往往伴随着越轨行为的发生,人们的文化接受程度也会对越轨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无论是涂尔干还是默顿,他们对社会越轨现象的理论分析都聚焦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道德和文化价值观的建设,目的是建立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融合和健康发展。 。我们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使国家实现了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机遇。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性变革之中。问题和矛盾的出现,意味着失范概率的增加。与其他国家的转型相比,我国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所有的危机和问题都必须在内部解决。因此,如何调整社会结构和制度规范对于控制越轨行为起着关键作用。

    三、我国当前转型时期存在的社会失范现象

    涂尔干和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的产生背景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非常相似。我们在短时间内走完了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各种社会机制还不够。改善稳定,整个社会正处于全面改革转型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造成了现代社会许多亟待解决的失范现象。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犯罪日益增多。按照默顿理论的解释,失范的发生意味着社会制度与文化目标的脱节,两者的不正常状态很容易导致犯罪。自1989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我国反腐败行动以来,已有20年了。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犯罪行为和腐败现象不断发生。逐渐增多,并屡遭禁止。经济腐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的个体行为转变为群体行为,群体之间互利共赢;官员犯罪程度、涉案金额、涉案领域不断扩大;从过去的单一行政部门发展到社会各个领域,犯罪现象极其严重。尽管我国在反腐败斗争中从未放松警惕,但国内经济腐败现象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当今社会较为突出的越轨行为。这是不完善的制度和不成熟的文化目标的结合。影响力过大导致权力真空和漏洞,从根本上促进了越轨行为的发生。

    2、集体组织意识逐渐丧失。这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现有社会支持体系状况的评价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去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社会和谐稳定抽样调查”就可以佐证这一点。问卷列出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帮助的14种方式。 ”结果显示,支持度排名前三名分别是“家庭”、“家族”、“宗族”、“个人网络”,排名第四至第七的分别是“社区组织”、“工作单位”、“地方政府”和‘党组织’。” [2] 结果表明,人们的国家状况正在改善。在此前提下,集体意识趋于模糊,这也反映出人们对当今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因此,我们应该有严格的社会组织制度来促进社会融合,尤其是现在,更不能陷入“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扭曲思维模式。

    3、价值观、道德感下降。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充满社会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文化泛滥现象也十分严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网络文化。科学技术让世界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连接了世界地球村。流传的文化也是鱼龙混杂,有好有坏。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急剧混乱。追逐刺激、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严重的现象。社会上的越轨行为屡见不鲜,如暴力、抢劫、欺骗行为、学术枪手、兜售各种假冒文件和信息等,青少年网络犯罪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社会失范反映了人们失去了原有社会道德价值体系标准的约束和控制,对现有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对目标和道德底线感到困惑和失控。一系列社会越轨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改革转型时期没有迅速建立适应社会转型的文化价值体系。物质领域的发展带动精神领域的建设,精神领域要跟上物质领域的步伐,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越轨现象的发生。

    当前社会的形式_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方式_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国情

    四、运用社会失范理论推动我国社会转型

    我国社会转型是发展的必然。转型时期,由于制度变迁、社会结构剧变、外来文化和观念的流入,社会规范体系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道德风俗约束力下降、社会价值观偏离传统身份、社会越轨现象频发。根据涂尔干和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有效保障社会转型,重点是社会文化建设。

    一、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 软实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核心和决定性意义是文化软实力。众所周知,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所谓硬实力是指外在表现为物质力量的力量,而软实力可以理解为内化为精神力量的力量。软实力的范围比较广泛。它不同于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等硬实力。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民族精神对世界的影响和引领。其中,“文化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所具有的优势和能力,反映了其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份额和国际地位以及保持和提高市场份额和国际地位的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4]主要包括文化特征、民族精神、国家形象、时代特征。 、价值认同、制度法规、政策运作、战略设计、思维模式等。当前,我国硬实力快速发展,软实力较以前相对提升。但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建设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同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明显不足。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纽带和灵魂。它始终贯穿和体现国家软实力。从长远来看,文化软实力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文化建设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关键。

    社会生活中存在诸多偏差行为,如官员形象、民族和谐、道德规范、价值认同等方面还存在缺陷。网络文化往往含有扭曲灵魂、扭曲人性、侵犯思想的社会文化垃圾。特别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文化观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思想革命的关键是树立人民的核心价值观。社会转型时期如果不正确对待越轨行为,就会动摇社会结构,影响思想统一、道德提高、文明建设和和谐发展。这不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内部合力。也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形象。它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但最终会制约我国硬实力的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我们要大力建设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制度和价值体系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文化建设的道路。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将有效带动硬实力发展,拓展硬实力发展机会和空间。面对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必须凝聚国家力量和民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让软实力和硬实力齐头并进,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

    2.加强社会秩序合理建设。涂尔干和默顿都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合理发展。社会秩序的合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和避免社会失范的发生。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带来社会秩序的变化,妥善处理社会秩序问题关系到社会转型的成败。社会运行机制不成熟,社会结构不稳定,极易出现社会失控现象,加强社会管控至关重要。社会秩序的合理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直接趋势。理性的社会更多体现在社会控制的加强。它注重合理规划和设计明确的规章制度,以约束个人和群体行为的内部关系和外在表现。加强社会调控的直接有效手段是依法治国,法律的目的是化解矛盾、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作为一切社会规范中最明确、最确定、最具强制性的规范,是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最有效的手段。” [5]我们这里所说的法律不仅体现为控制社会秩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是平衡协调权力与利益的保障。社会秩序的合理化并不是基于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而是必须参考各种约束。因为社会秩序是以合法性为基础的,所以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是有根基的。社会秩序的合理化,需要以法律为主要手段,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合理分配不同利益格局。我国要想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就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当代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社会体系进一步分化重组,各种利益冲突层出不穷。社会迫切需要完善法律、加强法治。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社会。这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者必须对广大群众的知识、信仰、风俗习惯等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社会秩序才能更加具有包容性并与后者保持一致。社交生活。社会秩序合理化必须为群众所接受,政策制度和规范必须适合人民群众。这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感性化问题。社会秩序的理性化和社会生活的感性化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者必须看到社会生活的感性走向,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感性需求。因此,正确处理社会生活的感性问题,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和社会机制,促进社会发展。秩序的合理构建。

    3、转变思维方式。失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产物。真正的社会变革始于新的思维和理解方式。思想变革引发的革命将改变社会本身。因此,社会转型只有从不同的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才能成功。过往的开发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更不能照搬别人的开发模式和解决方案。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实事求是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和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以跨界、创新、和谐的思维方式应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挑战。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社会变革的影响也将波及全球范围。跨界思维可以拓宽我们的发展思路,丰富我们的发展手段和方法。当今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们彼此密不可分。世界的团结也决定了人们必须高瞻远瞩,整合社会各领域共同努力。创新思维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未来。我们发展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生产力发展。创新不是说说而已。我们必须以开放姿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完成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融入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求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突破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钱先生提出的“为什么中国大学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直接触及中国教育体系发展的核心。百年大计,以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石。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教育。因此,办好教育,增强国家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综合国力是主要途径。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构建和谐社会。矛盾的存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构建和谐就是正视矛盾、解决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整体和谐的重要性,这是减少异常行为的重要基础。和谐发展模式要求我们正确调整各群体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力量,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来自于社会秩序的设计者,也来自于各种社会组织。它要求建立一套新的社会制度,即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结合。 “我们要紧密结合人民思想观念发展变化实际,探索总结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争在多元中立中引领,在沟通融合中求共识,在变迁中保持一致。” ” [6]只有社会和谐运行、正常稳定,社会秩序才能更加合理。社会转型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促进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新的思维方式将为人类发展带来更深层次的革命。

    当前社会的形式_当前我国社会生活方式_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国情

    每个时代都会结束,没有一个时代,无论多么强大,都能永远持续下去。当代中国和西方也是如此。它们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这意味着它们最终会结束。既然这个历史规律无法改变,是否意味着人们就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现状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历史规律,但我们可以以积极的态度,延续时代的发展,在横向领域纵深发展,以更高的视角走向社会转型的新局面。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新的阶段已经到来。社会越轨现象促使建立完整、制度健全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转型时期自我提升的关键出路。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

    参考:

    1.赵连文,张玉玲。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18。

    2. 李培林,陈光进,李伟。关注整体和谐中的不稳定因素[J].新华文摘,2007(11)。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罗能生,韩宝龙。经济开放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求是学术杂志,2011(1)。

    5、黄进。依法治国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J].新华文摘,2010(3)。

    6.李长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J].新华文摘,2009(2)。

    作者单位:严丽丽,女,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社会学、自然哲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ks-io.com/html/tiyuwenda/625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